黄奇帆:中国经济2025,重点发展五大类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2025-03-07   点击次数:18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产业组织方式。在农耕时代,产业分工较为简单,制造业以家庭作坊为主,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小而全、大而全地制作简单工具。到了现代工业化时代,产业分工逐渐细化,公司制应运而生,成为对作坊制的升华,结构更复杂,生产效率更高。

 

 

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性服务业的业态也在不断演变,其产业组织和企业运营模式呈现出五种主要形式:

 

专精特新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这些企业遍布各城市,为各行各业提供多样化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中石油、中石化、格力、海尔等,既从事研发、物流、售后等生产性服务业,也进行大规模制造。

 

专注于某一领域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如法国的施耐德电气提供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服务,新加坡的普洛斯提供智慧物流服务。

 

产业链龙头企业:如苹果、惠普、微软、华为等,专注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环节外包给代工企业如富士康、广达电脑等。

 

产业互联网企业:随着数字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业互联网+产业链集群成为最高效的产业组织方式,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黄奇帆特别强调,产业互联网是真正的蓝海。经过30年发展,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消费互联网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如今,消费互联网增长红利逐渐消退,产业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焦点。

 

产业互联网有三种模式:

 

大型企业集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青岛海尔的卡奥斯平台,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行业性产业互联网平台:如广州番禺的希音公司,通过数字系统贯通全产业链。

 

区域性产业互联网平台:如阿里巴巴的1688平台、拼多多的Temu,通过数字化融合形成产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互联网的特点包括:

 

产值叠加效应:产业互联网不仅带来销售值,还叠加制造值和服务值,形成多重产值。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希音公司通过数字化赋能,留住并发展了上千家服装制造企业,带动上万家中小微企业和100万人就业。

 

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业互联网带动制造业、贸易、物流、研发设计等,形成产业链集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

 

实现金融科技全面到位:产业互联网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形成区域金融中心,增加GDP含金量。

 

黄奇帆指出,各地招商引资的传统方式已难以为继。培养或引进行业性产业互联网,可以带动制造、物流、贸易、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形成竞争优势。产业互联网加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业态,也是未来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