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寿

2024-12-06   点击次数:20

著名工程热物理与能源科学专家

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天寿,1961年生于陕西,著名工程热物理与能源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会士,香港科技大学张英灿工程及环境学冠名讲席教授、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赵天寿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热物理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天津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博士学位,同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2010年,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的讲座教授。2011年,晋升为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座教授 。2014年3月,担任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2018年11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天寿长期致力于工程热物理及新能源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科研成就

赵天寿在微纳流动与传热、电池储能理论与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发展了微纳流动和传热理论,揭示了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热、质、电子及离子耦合传输规律,推动了传热传质与电化学的交叉融合,促进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赵天寿2003年起致力于“燃料电池中多相能质传递与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带领团队以热流科学与电化学协同创新的独特视角,成功建立了燃料电池新理论框架,显著提高了直接甲醇与乙醇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出了以可充放电的液态能量载体储电的新方法,发明了充、放电装置彼此独立的电燃料储能系统,取得了系统效率与输出功率的同时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