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征宇,男,1960年5月出生,江苏扬州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原副校长。
科技部“十一五”食品加工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
科技部“十二五”食品科技战略总体专家组组长
教育部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金征宇于1982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粮食工程学士学位;1988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粮食工程硕士学位;1992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博士学位 ;1996年至1997年赴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6月担任江南大学副校长;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征宇长期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005年6月,担任江南大学副校长。
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4年5月,武汉商学院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研成就
金征宇为中国淀粉产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做出重要贡献,为推动中国食品行业科技发展做出贡献,为推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食品学科内涵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征宇在功能性碳水化合物、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领域成果显著,提出了淀粉结晶功能调控与糊精化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创建了高附加值淀粉衍生物加工新技术,开发出系列高附加值和绿色环保淀粉基产品。
金征宇带领团队系统研究淀粉的精细结构与转化规律,阐明淀粉形成有序化结晶复合物的规律与调控机制,提出了淀粉结晶功能调控的新理论、新方法,创新了糊精环化三维结构的柔性化新理论,首次提出“弹簧糊精”的概念、柔性结构与制备技术,开发出“预混+反应+落料”一步挤压制备交联类、酯类变性淀粉新工艺,完成硬脂酸淀粉酯、琥珀酸淀粉酯、阳离子淀粉、交联淀粉等传统淀粉衍生物的干法制备,首创了挤压机工业化生产功能性变性淀粉、配合营养米、碎米高值化利用等加工新模式,实现了淀粉类食品挤压加工与装备的升级换代。
金征宇带领团队围绕“淀粉结晶功能化”主题,发现淀粉与客体分子组装形成有序化结晶非包合物的调控机制与规律,为淀粉定向衍生化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基于淀粉衍生物新品种缺乏的现状,他带领团队开发出一步挤压制备交联类、酯类变性淀粉新工艺,在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年均销售额达8.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