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勇

2024-12-06   点击次数:14

干勇,著名冶金材料、新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编制专家组组长

干勇于1970年从东北工学院热能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四川内江电力修造厂工作;1979年考取上海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987年获得钢铁研究总院博士学位,之后留在钢铁研究总院炼钢室工作;1994年出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出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至2011年担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10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2年出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2012年出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第一任会长。

干勇长期从事冶金、新材料及现代钢铁流程技术研究 

人物履历

1947年08月03日,干勇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

1965年09月—1970年08月,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就读大学本科,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70年08月—1979年08月,在四川内江电力修造厂担任技术员。

1979年09月—1982年06月,在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炼钢专业攻读硕士,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3年03月—1987年12月,在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钢铁冶金专业攻读博士,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88年01月—1993年10月,在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炼钢室工作,并担任室主任。

1993年11月—2001年03月,担任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

1994年11月,出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04月,出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0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

2009年06月—2011年08月,担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2010年06月—2014年06月,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研究员。

2012年04月,出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2012年04月,出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第一任会长。

2019年04月,受聘为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2023年11月3日,受聘为中共河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

科研成就

干勇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领域连铸工程与新技术基础理论、技术集成研究和近终形、高效连铸等方面的工程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首次提出了亚快速凝固的CET自由晶粒的半定量计算公式,建立了伺服振动系统两级固定匹配控制模型,结晶器电磁约束、电磁制动工程分析计算方法,结晶器弯月面综合计算模型,带液芯压下过程的传热及应力变形耦合模型和仿真软件;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半工业化和工业试验薄板坯连铸机组,在椭圆双曲面结晶器理论设计、水口及保护渣方面对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有进一步创新;主持了高效连铸关键装备及系统技术的开发,形成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效连铸软硬件配套工程技术,推广了以独特的连续锥度结晶器、板簧导向振动、连续矫直为核心的方坯高效连铸技术

承担项目

干勇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支撑计划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并担任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和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编制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