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代明

2024-12-06   点击次数:40

樊代明,男,1953117日出生于重庆,消化内科专家,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军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成都大学名誉校长,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

樊代明于1978年从第三军医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从第四军医大学硕士毕业后历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助教、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9年获得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担任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至2012年担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2010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3年当选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019年获得世界消化病学大师奖。

樊代明长期从事消化系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医学发展的宏观战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整合医学理论并付诸实践。提出“三间健康学”、反向医学研究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樊代明以胃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主攻方向,做出的成果如下 

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建立多株特异性强、免疫活性高的胃癌单克隆抗体细胞系,并应用现代免疫学方法从胃癌细胞中发现4种新的肿瘤抗原,命名为MGAgs,用以检测人体组织、血液、胃液或腹水中的这类抗原,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受到了国际同行临床应用验证和肯定。

②应用细胞工程及免疫学技术加以改进,研制成功10种针对MGAgs的胃癌单抗,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用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研制出胃癌血清学诊断——免疫PCR技术,开创了胃癌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先例,提高了胃癌的血清诊断阳性率,并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国家新药证书及生产文号。

③率先建立4个胃癌耐药细胞系,从中发现一个新的耐药分子,命名为MGr-Ag,克隆成功其基因序列并被GenBank收录。

④发现MGAgs在癌细胞膜上的密度(数量)与局部免疫活性细胞的总数,各亚群的比值及其布态明显相关,且能激发人体明显的抗瘤及抗转移反应。

⑤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建立多种针对胃癌抗原的特异性疫苗,并在胃癌的基础研究中获重大进展,引起国际同行关注。此外,他还首先研制成功针对骨形成蛋白生物活性位点的单克隆抗体,为骨创伤及某些骨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学术论著

根据2020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代明先后主编专著31本,其中《治学之道—精》和《医学发展—考》两本均为长达210余万字、厚近1500页的著作;在LancetNature Medicine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Nature Clinical Practice OncologyGut等中国国外杂志发表SCI论文64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5分,论文被引用逾2万次以上 ;担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教材(53册)的总主编、基础医学精读系列丛书(10册)和肿瘤研究前沿(17册)的总主编。

承担项目

根据2020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代明先后承担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项目、863项目、攻关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等课题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代明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国家新药证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