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中国没有必要通过货币贬值来应对关税问题,当前外汇市场的部分操作也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贬值在应对关税时效果有限,且中国自身竞争力并未减弱,过度贬值反而可能在金融市场引发恐慌情绪,带来负面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受美元指数显著走弱、跌破 100 关口的影响,人民币汇率获得支撑,这进一步说明主动贬值并非必要之举。
沈建光还强调,贸易逆差并非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真正原因,而是美方借此为由,试图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作出让步的手段。这种情况反映出贸易问题背后的复杂博弈,不能仅从贸易收支角度简单理解。
在货币政策预期方面,沈建光认为,不应过度高估今年美联储的降息可能性。美国高关税政策可能推动国内物价上涨,强化通胀预期,而最新公布的 4 月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更是创下数十年来新低。此外,美国政策的频繁变动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挫,进而导致市场需求下滑。多重因素交织下,美联储的降息决策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