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授赵忠秀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深度剖析了美国 “对等关税” 政策,指出该政策存在的内在矛盾,将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赵忠秀阐述,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元霸权实则相辅相成,维持贸易逆差是稳固美元霸权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美国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盲目追求贸易平衡,这一举措会促使全球范围内的美元大量回流美国,导致海外美元流动性收紧,进而削弱美元作为全球支付手段的根基。具体而言,“对等关税” 落地后,美国贸易伙伴对美出口预期下滑,各国美元收入随之减少,为保障国际支付结算的顺畅,极有可能通过抛售美债获取美元流动性。
在贸易规则层面,赵忠秀强调,美国 “对等关税” 政策严重冲击世界多边贸易规则体系与商业实践,短期内会使世界贸易陷入混乱局面。美国也由此从国际规则的 “制定与维护者” 转变为 “破坏与胁迫者”,极大损害自身国际信誉。各国对美国及其货币信心受挫,将加快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采用其他货币替代美元的步伐,降低美元在国际结算货币中的占比。
谈及美国经济走向,赵忠秀分析认为,“对等关税” 政策会促使美国经济愈发走向封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应持续扩大开放,凭借稳定开放的市场环境与庞大内需潜力,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创造更多互利共赢的发展机遇。
对于人民币兑美元面临的压力,赵忠秀建议保持理性判断。当前,对美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已降至约 14%;并且,贸易并非左右汇率的唯一因素,国内消费升级、科技进步以及产业链韧性,都将支撑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从长远来看,美国 “对等关税” 政策还将倒逼中国产业链升级与生产效率提升,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