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上午,在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首场活动对话环节,单霁翔、王春法、李黎等嘉宾围绕 “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价值” 和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展开深入探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对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示祝贺。她指出,北京中轴线全长 7.8 公里,串联了众多古代皇家建筑与现代地标,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演变与城市规划传统,整合沿线资源申遗的做法十分新颖。同时,她称赞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成果斐然,44 项入选联合国名录,数量全球居首,体现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的理念。
中国文物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已从静态保护向动态、活态转变,如福建土楼这类仍在人们生活中演变的民族村寨也能成为世界遗产。他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目标是融入现实生活,为当代人所用,这样才能赢得大众喜爱与尊重,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单霁翔举例,北京东城区委宣传部推出的《课本里的东城》文旅项目,与北师大教授合作,探访课本中的文旅景点,涉及语文、数学、物理等多学科,让博物馆走进大众生活,尤其对青少年教育意义重大。他表示,在让大众更好接触世界遗产方面,还有大量工作有待推进。